| [1] | 陈 钰, 雷 琨, 杜 尧, 马 腾.2021. 沉湖湿地近50 年退化过程识别[J]. 地球科学,46(2):661-670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] | 陈志浩, 陈少平, 吴礼生.2015. 武汉地区软土特征的实验分析[J]. 资源环境与工程,29(6):974-977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] | 党丽娜, 杨 勇.2015. 武汉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[J].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,34(6):66-72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4] | 范士凯.2006. 武汉(湖北)地区岩溶地面塌陷[J]. 资源环境与工程,20(S1):608-616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5] | 冯小铭, 郭坤一, 王爱华, 刘红樱, 王敬东, 龚建师.2003.城市地质工作的初步探讨[J]. 地质通报,22(8):571-579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6] | 葛伟亚, 王 睿, 张 庆, 邢怀学, 周 洁.2021.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构想[J]. 地质通报,40(10):1601-1608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7] | 官善友, 廖建生, 庞设典, 杨育文.2011.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规划用地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[J]. 城市勘测,(5):151-154+158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8] | 何 军, 刘 磊, 黎清华, 刘道涵, 陈标典, 张 傲, 赵永波.2020.隐伏岩溶区地下空间探测技术方法研究——以武汉市为例[J].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,47(6):47-56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9] | 黄强兵, 彭建兵, 王飞永, 刘妮娜.2019. 特殊地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[J]. 地学前缘,26(3):85-94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0] | 李 伟, 聂邦亮, 康俊杰.2012. 武汉市浅层地温能地质勘查评价方法探讨[J]. 资源环境与工程,26(S1):79-82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1] | 李晓昭, 王 睿, 顾 倩, 周丹坤, 辛韫潇.2019.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战略需求[J]. 地学前缘,26(3):32-38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2] | 李长安, 张玉芬, 庞设典, 官善友.2019. 以地貌单元为依据的工程地质分区研究——以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城市地质研究为例[J]. 地质论评,65(3):645-652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3] | 林良俊, 李亚民, 葛伟亚, 胡秋韵, 李晓昭, 李 云, 孟 晖,张礼中, 杨建锋.2017. 中国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构想与关键理论技术[J]. 中国地质,44(6):1086-1101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4] | 柳七一, 孙志伟, 王郝立.1994. 长江武汉江段近岸水域水质污染致突变性研究[J]. 人民长江,25(8):37-40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5] | 罗国煜, 李晓昭, 阎长虹.2004. 我国城市地质研究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前景的认识[J]. 工程地质学报,12(1):1-5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6] | 牛俊强, 李 嵘, 江越潇, 苏 呈, 王富强.2019. 武汉市中深层地热赋存模式研究[J]. 资源环境与工程,33(4):530-535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7] | 庞设典, 姚建伟, 占爱民.2005. 武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[J]. 土工基础,19(5):9-11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8] | 彭汉发, 谢纪海, 张娅婷, 夏冬生.2018. 武汉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探索与思考[J]. 探矿工程(岩土钻掘工程),45(10):1-5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19] | 彭建兵, 黄伟亮, 王飞永, 刘 阳.2019.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分类与地质调查方法[J]. 地学前缘,26(3):9-21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0] | 田望学, 毛新武, 何仁亮, 李雄伟, 胡万强, 江天风, 黄建军.2011. 武汉地区1︰5 万区调第四系研究进展[J]. 华南地质与矿产,27(4):286-291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1] | 涂 婧, 魏瑞均, 杨戈欣, 刘长宪, 金小刚, 李海涛.2019. 湖北武汉岩溶塌陷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[J].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,30(6):68-73+93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2] | 王焰新, 李义连, 付素蓉, 蔡鹤生,Broder Merkel, Dana Ihm.2002. 武汉市区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有机污染敏感性研究[J]. 地球科学,27(5):616-620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3] | 温周瑞, 王丛丹, 李文华, 叶 嵘, 张从义.2013. 武汉城市湖泊水质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评价[J]. 水生态学杂志,34(5):96-100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4] | 文冬光, 刘长礼.2006. 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[J].城市地质,1(2):4-7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5] | 吴庆华, 汪 啸, 崔皓东, 范 越, 张 伟, 王金龙, 肖 利.2022.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评价与应急利用——以武汉市为例[J/OL]. 长江科学院院报,https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42.1171.tv.20220224.1406.002.html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6] | 肖尚德, 牛俊强, 李 嵘.2007. 武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[J]. 资源环境与工程,21(S1):57-60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7] | 谢连平, 钟洛加, 周衍龙.2009. 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环境地质[J]. 环境科学与技术,32(12):209-214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8] | 熊 峰, 吴 超, 陶 良, 庞设典.2019.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方法探讨[J]. 城市勘测,(5):191-194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29] | 徐贵来.2016. 武汉市覆盖层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危险性评价[D].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博士学位论文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0] | 许 珂, 徐亚杏.2018. 基于MapGIS-K9 软件的城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探讨——以武汉市为例[J]. 华南地质与矿产,34(3):244-252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1] | 杨忠芳, 余 涛, 侯青叶, 杨 奕, 傅杨荣, 赵相雷.2012. 海南岛农田土壤Se 的地球化学特征[J]. 现代地质,26(5):837-849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2] | 张茂省, 李同录, 程秀娟, 孙萍萍, 李 强, 乔志甜, 赵权利.2019. 山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模式——以延安市为例[J]. 山地学报,37(3):303-315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3] | 张茂省, 王化齐, 王 尧, 董 英, 孙萍萍.2018. 中国城市地质调查进展与展望[J]. 西北地质,51(4):1-9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4] | 周小娟, 张 嫣, 祝莉玲, 万 翔, 徐宏林.2016. 武汉侏儒-消泗地区农田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及有效性研究[J].地质科技情报,35(4):158-163+171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5] | 周圆心, 郑桂森, 何 静, 李 超, 刘 予, 何晗晗, 肖景泽.2019.北京平原区地下空间建设地质安全监测问题探讨[J].中国地质,46(3):455-467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6] | 朱晛亭, 罗 红, 陶 良, 祝安安, 徐 聪.2020. 武汉市长江沿岸带地表水化学特征及成因[J]. 环境科学与技术,43(7):180-186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7] | Bobylev N. 2009. Main stream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a city’s Master plan: A case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se[J]. Land Use Policy, 26(4): 1128-1137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8] | Hunt D V L, Makana L O, Jefferson I, Rogers C D F. 2016. Liveable cities and urban underground space[J].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, 55: 8-20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 
					
									 					| [39] | Sharma N, Prakash R, Srivastava A, Sadana U S, Acharya R, Prakash N T, Reddy A V R. 2009. Profile of selenium in soil and crops in seleniferous area Punjab, India by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[J]. 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& Nuclear Chemistry,281(1):59-62. 						Google Scholar
						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