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[1] |
常 宏, 谭建民, 李 明, 程昌和. 2004. 三峡库区秭归县张家湾滑坡群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[J]. 华南地质与矿产, (2):66-72.
Google Scholar
|
| [2] |
常 宏, 谭建民, 李 明, 韩会卿. 2018. 清江河道变迁与滑坡崩塌[M]. 武汉: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.
Google Scholar
|
| [3] |
崔政权. 2003. 滑坡牵动域是滑坡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内容[J]. 岩土工程界, 6(11):66-68.
Google Scholar
|
| [4] |
地质矿产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, 成都地质学院,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总队. 1992. 长江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[M]. 北京: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.
Google Scholar
|
| [5] |
葛大庆, 戴可人, 郭兆成, 李振洪. 2019.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中综合遥感应用的思考与建议[J]. 武汉大学学报( 信息科学版), 44(7):949-956.
Google Scholar
|
| [6] |
郭 晨, 许 强, 董秀军, 刘小莎, 佘金星. 2021. 复杂山区地质灾害机载激光雷达识别研究[J]. 武汉大学学报(信息科学版), 46(10):1538-1547.
Google Scholar
|
| [7] |
郭 健, 张 鹏, 张 全, 黄波林, 秦 臻. 2020. 基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巫峡滑坡灾害识别技术研究[J]. 华南地质与矿产,36(1):38-45.
Google Scholar
|
| [8] |
何钰铭, 王金波, 金卉林, 聂邦亮, 叶义成,廖伟杰, 马 振.2020. 卡门子湾滑坡及周边碎屑岩岸坡劣化变形机制初步研究[J]. 资源环境与工程, 34(4):554-560.
Google Scholar
|
| [9] |
湖北省地质矿产局.1984. 巴东幅1: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[R].
Google Scholar
|
| [10] |
霍志涛, 田 盼, 董好刚, 付小林, 杨建英, 叶润青, 范意民.2018. 三峡库区蓄水以来滑坡灾情稳定性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[J]. 华南地质与矿产, 34(4):309-314.
Google Scholar
|
| [11] |
李会中, 潘玉珍, 王团乐, 孙立华. 2006.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成因与机制分析[J]. 人民长江, 37(7): 12-14+20.
Google Scholar
|
| [12] |
李为乐, 许 强, 陆会燕, 董秀军, 朱要强. 2019. 大型岩质滑坡形变历史回溯及其启示[J]. 武汉大学学报(信息科学版), 44(7):1043-1053.
Google Scholar
|
| [13] |
李媛茜, 张 毅, 苏晓军, 赵富萌, 梁懿文, 孟兴民, 贾俊.2021 . 白龙江流域潜在滑坡InSAR 识别与发育特征研究[J]. 遥感学报, 25(2):677-690.
Google Scholar
|
| [14] |
刘传正. 2015.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中两个问题的认识[J].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, 26(3):1-2.
Google Scholar
|
| [15] |
彭轩明, 贾永刚, 常 宏. 2004.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龙王庙滑坡群稳定性分析及整治[J].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34(1):289-296.
Google Scholar
|
| [16] |
三峡大学,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. 2007.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形成机制研究[R].
Google Scholar
|
| [17] |
王 鸣, 易 武. 2015. 三峡库区杉树槽滑坡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[J]. 三峡大学学报( 自然科学版), 37(5):44-47.
Google Scholar
|
| [18] |
王兰生. 2007. 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考察[J].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, 18(3):145-148+158-159.
Google Scholar
|
| [19] |
王治华, 杨日红. 2005. 三峡水库区千将坪滑坡活动性质及运动特征[J].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, 16(3):5-11.
Google Scholar
|
| [20] |
吴绿川, 王剑辉, 符 彦. 2021. 基于InSAR 技术和光学遥感的贵州省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[J]. 测绘通报, (7):98-102.
Google Scholar
|
| [21] |
肖诗荣, 刘德富, 胡志宇. 2010. 世界三大典型水库型顺层岩质滑坡工程地质比较研究[J]. 工程地质学报,18(1):52-59.
Google Scholar
|
| [22] |
许 强, 董秀军, 李为乐. 2019. 基于天- 空- 地一体化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[J]. 武汉大学学报( 信息科学版), 44(7):957-966.
Google Scholar
|
| [23] |
许 强, 陆会燕, 李为乐, 董秀君, 郭 晨. 2022. 滑坡隐患类型与对应识别方法[J]. 武汉大学学报( 信息科学版),47(3):377-387.
Google Scholar
|